典藏: 香港鄉村學校

香港鄉村學校

本地鄉村學校歷史悠久,一些民間學舍乃新界鄉村教育的前身。中國內戰後,為應付人口急升,政府除推行「小學擴展的七年計劃」外,亦鼓勵新界鄉民興學建校。村校的出現令偏遠地方的學童得以接受基礎教育,正好彌補早年新界交通不便及教育尚未普及,令村童失學的問題。70年代末,大陸移民減少,香港政府推行「兩個夠晒數」的家庭計劃,加上新市鎮發展和交通網絡漸完善,村校學生減少。90年代,越南難民的子女和新來港學童等在部分村校就讀,使部分村校從低潮中冒起。2003年,政府建議統整鄉村學校,不少村校於03 至 08年間無奈被迫結束。

村校著重環境設計,大樹環繞。偌大的校園除有籃球場、足球場外,亦種植鳳凰木、木棉、龍眼、茘枝等,與大自然融為一體。再者,村校不只是學習的地方,也是承傳族群文化的場地。特別在一些傳統的節日,村校會借出場地上演神功戲,甚至會有學生參與祭祀活動。

搜尋結果: 顯示第 1-12 筆資料 (共 32 筆)

Sort by: